粉剂、凝胶糖果正式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剂型 功能性软糖警惕踩红线

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保健食品备案管理工作,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注册产品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制修订了配套的《保健食品备案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1年版)》和《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将粉剂、凝胶糖果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剂型,现予发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以往发布的版本,与本公告不符的,以本版本为准。

 

附件:1.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1年版)

   2.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1月29日

 

粉剂和凝胶糖果纳入保健食品  功能性软糖宣传警惕踩红线

南大门视界了解到软糖膳食补充剂在过去几年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有行业专家表示,此次出台的备案剂型说明国家在规范行业以便及时监管,但并不代表该类产品一定要成为保健食品,只是说有一部分产品可以申报备案保健食品,比如某广东代工大厂的维生素果味凝胶糖果蓝帽就是典型,还有某知名糖果厂的一款维生素蓝帽糖果。

但市场上绝大多数凝胶糖果,比如常见的一些软糖糖果都不需要去备案保健食品,甚至不可能备案,因为这完全是企业自愿的行为,并非国家强制性。

但也有从业人士担心,功能性软糖之所以能成为目前的风口产品,和其具有的传统食品形态、具有愉悦感的食,用体验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长期作为零食的凝胶糖果,不仅看起来不像药品,还能让消费者用一种有趣、美味和便携式的方式来摄取营养。但随着粉剂和凝胶糖果纳入保健食品,销售者需要注意的是,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成分为“天然”,因而安全性有保证等内容,在进行产品销售时也万万不可拿这些保健品广告禁语当做产品本身的唯一卖点,而是要挖掘产品更多的亮点和吸引点。

 

附件1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21年版) 单位:克/千克(g/kg)

<

序号

辅料名称

相关标准

最大使用量

固体制剂

液体制剂

1

阿拉伯胶

GB 299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阿拉伯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阿拉伯胶[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

β-阿朴-8'-胡萝卜素醛

GB 316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阿朴-8′-胡萝卜素醛

0.015

0.01

3

β-环状糊精[1]

GB 1886.1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倍他环糊精[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

巴西棕榈蜡

GB 1886.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0.6

5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GB 1886.1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1;0.8[3]

1

6

冰乙酸

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GB 1886.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

赤藓红及其铝色淀(以赤藓红计)

GB 1751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红;GB 175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

0.1;0.05[3]

0.1

8

赤藓糖醇

GB 264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

醋酸酯淀粉

GB 299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醋酸酯淀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

D-甘露糖醇

GB 1886.17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甘露糖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露醇[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

dl-酒石酸

GB 1886.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10

10

12

DL-苹果酸及 DL-苹果酸钠

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GB 306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亚麻酸)

GB 1886.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

靛蓝及其铝色淀(以靛蓝计)

GB 283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靛蓝;GB 283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靛蓝铝色淀

0.1

0.1

15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1]

GB 1886.12 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0.4

0.4

16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盐)[1]

GB 306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GB 1886.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GB 306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

0.5

0.5

17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1]

GB 19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0.4

0.4

18

二氧化硅[1]

GB 255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氧化硅[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9

二氧化钛

GB 2557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氧化钛[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

蜂蜡

GB 188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蜂蜡;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蜂蜡[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1

富马酸[1]

GB 255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富马酸

8

8

22

甘油

GB 299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油[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3

瓜尔胶

GB 284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瓜尔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4

果胶

GB 255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果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5

海藻酸钾

GB 2998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钾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6

海藻酸钠

GB 1886.2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7

黑豆红

GB 1886.1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黑豆红

0.8

0.8

28

红花黄

GB 1886.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花黄

0.5;0.2[3]

0.5

29

红曲黄色素[1]

GB 1886.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0

滑石粉[1]

GB 1886.2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滑石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滑石粉[2]

20

20

31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1]

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8

8

32

黄原胶(又名汉生胶)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3

甲基纤维素

GB 1886.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甲基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基纤维素[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4

焦磷酸钠

GB 255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

5

5

35

焦糖色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6

结冷胶

GB 255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结冷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7

聚甘油脂肪酸酯

GB 1886.1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5[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8

聚葡萄糖

GB 255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9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GB 255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

10

10

40

聚乙烯醇

GB 316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

18

18

41

卡拉胶

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2

抗坏血酸钠

GB 188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其余产品:0.2

4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1]

GB 1886.2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以抗坏血酸计);其余产品:0.2(以抗坏血酸计)

44

可可壳色

GB 1886.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

3

3

45

L-苹果酸


 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6

L(+)-酒石酸

GB 255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10

5

47

辣椒橙

GB 1886.1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橙

1

1

48

辣椒红

GB 1886.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9

酪蛋白酸钠

GB 1886.2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50

亮蓝及其铝色淀(以亮蓝计)

GB 1886.2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GB 1886.2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

0.1

0.1

51

磷酸

GB 1886.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

5

5

52

磷酸二氢钾

GB 255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

5

5

53

磷酸氢二钾

GB 255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

5

5

54

磷酸氢二钠

GB 255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

5

5

55

磷酸氢钙

GB 188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

5

5

56

磷酸三钙

GB 255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

5

5

57

六偏磷酸钠

GB 188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5

5

58

硫酸钙[1]

GB 188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钙

10

10

59

萝卜红

GB 255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萝卜红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0

麦芽糖醇

GB 283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1

麦芽糖醇液

GB 283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2

玫瑰茄红

GB 283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玫瑰茄红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3

迷迭香提取物[1]

GB 1886.17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迷迭香提取物

0.7(仅限软胶囊)

64

明胶

GB 67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胶囊用明胶[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5

木糖醇

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木糖醇[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6

柠檬黄及其铝色淀(以柠檬黄计)

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48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

0.1

0.1

67

柠檬酸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T 8269 柠檬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8

柠檬酸钾

GB 188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69

柠檬酸钠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0

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

GB 299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1

纽甜(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

GB 29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

0.33

0.05

72

普鲁兰多糖

GB 284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普鲁兰多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3

葡萄皮红

GB 283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葡萄皮红

2.5;2[3]

2.5

74

羟丙基淀粉

GB 299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5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GB 1886.1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羟丙甲纤维素[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7

氢氧化钠

GB 1886.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8

琼脂

GB 1886.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79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以日落黄计)

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1886.2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

0.1

0.1

80

乳酸

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1

乳酸钠

GB 255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钠(溶液)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2

乳糖醇 (又名4-β-D 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GB 1886.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糖醇(又名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3

三聚磷酸钠

GB 255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

5

5

84

三氯蔗糖

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氯蔗糖[2]

1

1

85

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

GB 1886.1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梨酸、山梨酸钾[2]

0.5

0.5

86

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

GB 1886.1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梨醇[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7

酸性红

GB 283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酸性红(偶氮玉红)

0.05

0.05

88

羧甲基淀粉钠[1]

GB 299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淀粉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羧甲淀粉钠[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9

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羧甲纤维素钠[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0

碳酸钙

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1

碳酸钠

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2

碳酸氢钠

GB 188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3

糖精钠[1]

GB 1886.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0.15

0.15

94

甜菜红

GB 1886.1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菜红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5

甜菊糖苷

GB 8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

10;3.5[3]

10

96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

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阿司帕坦[2]

3

3

97

天然苋菜红

GB 1886.1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然苋菜红

0.25

0.25

98

微晶纤维素

GB 1886.1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微晶纤维素[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99

维生素C

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其余产品:0.2

100

维生素E[1]

GB 1886.2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

声称补充维生素E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不允许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4~6岁”的小于0.075;其余产品:0.085

声称补充维生素E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不允许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4~6岁”的小于0.05;产品适宜人群为“7~10岁”的小于0.067;其余产品0.085

101

苋菜红及其铝色淀(以苋菜红计)

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 1886.2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

0.1;0.05[3]

0.1

10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GB 283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3

盐酸[1]

GB 188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盐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4

胭脂红及其铝色淀(以胭脂红计)

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

0.1;0.05[3]

0.1

105

氧化淀粉

GB 29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淀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6

氧化羟丙基淀粉

GB 29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羟丙基淀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7

叶绿素铜钠盐

GB 264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0.5[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8

乙醇/酒精

GB 30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醇;GB 10343 食用酒精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9

异构化乳糖液[1]

GB 1886.1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

15

15

110

乙酸钠[1]

GB 306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钠

1

1

111

乙酸乙酯

GB 1886.1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2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3

乙酰磺胺酸钾

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

4;2.0[3]

4

114

硬脂酸

GB 1886.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又名十八烷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5

硬脂酸钙[1]

GB 1886.1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钙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6

硬脂酸镁

GB 1886.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硬脂酸镁[2]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7

诱惑红及其铝色淀(以诱惑红计)

GB 1886.2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GB 1886.2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0.1

0.1

118

蔗糖脂肪酸酯


 GB 1886.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

10

10

119

植物炭黑

GB 283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

5

5

120

栀子黄

GB 7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黄

1.5;0.3[3]

1.5

121

栀子蓝

GB 283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蓝

1;0.3[3]

1

122

α-环状糊精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2012年第6号)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3

γ-环状糊精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2012年第6号)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4

纯化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5

单糖浆[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6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7

黑氧化铁[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0.1

0.1

128

红氧化铁[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0.1

0.1

129

糊精[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0

黄氧化铁[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0.1

0.1

131

交联聚维酮[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2

交联羧甲纤维素钠[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3

聚维酮K30[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4

聚乙二醇[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5

可溶性淀粉[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6

羟丙纤维素[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7

甘油三乙酯[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38

无水磷酸氢钙[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5

139

乙基纤维素[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

预胶化淀粉[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1

蔗糖[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2

棕氧化铁[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0.1

0.1

143

明胶空心胶囊[1][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4

共聚维酮[1][4]

进口药品标准JX20010420 共聚维酮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5

聚乙烯吡咯烷酮[1][4]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40098 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50007 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6

白砂糖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T 317 白砂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7

菜籽油

GB/T 1536 菜籽油(含第1号修改单)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8

赤砂糖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QB/T 2343.1 赤砂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9

大豆油

GB/T 1535 大豆油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

单晶

+1
289
阅读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