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部门发声:化妆品不正确保存 ,会带来哪些风险?

南大门视界讯  2021年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期间,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官方推出“安全用妆,美丽有法”专题,重点介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化妆品安全相关知识。以下随南大门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近年来各种购物节引导消费者买买买,

不少人不知不觉囤了一大堆化妆品。

然而,

化妆品成分复杂,

保存不当或存放过久,

都易滋生微生物造成化妆品的污染与变质,

而变质化妆品极易刺激皮肤或导致皮肤过敏,

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消费者可以根据什么标准

来判断化妆品的质量状况?

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从外观上加以识别,

做到“三看一闻”。

 

看颜色:化妆品原有颜色发生了改变,可能是由于微生物产生色素让化妆品变黄、变褐甚至变黑,也可能是化妆品中某些成分的变质产生颜色改变。

看稀稠:化妆品变稀出水,是由于菌体里含有水解蛋白质和脂类的酶,使化妆品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分解,乳化程度受到破坏,导致变质,也可能是由于配方不稳定、物理稳定性不佳或贮藏条件不妥当等导致的乳剂破裂,形成油水分离现象。

看表层:化妆品出现绿色,黄色,黑色等霉斑,是由于霉菌污染化妆品所导致的。

闻气味:化妆品产生气泡和怪味,是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使化妆品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酸和气体。

 

面对这些变质后的化妆品,

消费者不能为了省钱

或者舍不得丢弃而继续使用,

否则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

消费者应该了解化妆品的正确保存方法,

才能不辜负自己的美肌和钱包。

关于化妆品的保存,

请记住以下四点

 

忌光照:阳光或灯光直射处不宜存放化妆品。光线照射会造成化妆品水分蒸发,某些成分会失去效力,紫外线照射会使其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出现膏体干缩、油水分离等现象,影响了原有功效。

忌冷和热:大家千万别把化妆品冷冻保存,冬天也不宜将它长期放在寒冷的室外,冷冻会使化妆品发生冻裂现象,解冻后还会出现油水分离、稳定性变差。过热的环境会使化妆品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缩短它的保质期。

忌潮湿:有些化妆品中含有蛋白质,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如果包装使用的是铁盖玻璃瓶,受潮后铁盖容易生锈,腐蚀化妆品,使其变质。

忌污染:化妆品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旋紧瓶盖,最好避免直接用手取用,或取用时注意手部卫生,如果一次取多了,切勿再放回瓶中,以免细菌等微生物侵入繁殖,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

科普:你了解化妆品吗?

Q1:

什么是化妆品?

顾名思义,化妆品是指化妆用的物品。化妆品的英文“cosmetic”一词源于古希腊文“Kosmetikws”意为“妆饰的技巧”,就是通过化妆发扬人体的优点,掩饰和补救人体的缺点,达到美容的目的。

我国于2021年1月1日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Q2:

化妆品如何进行分类管理?

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属于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

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必须通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方可生产、进口特殊化妆品。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国产普通化妆品应当在上市销售前向备案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进口普通化妆品应当在进口前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Q3:

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化妆品?

根据《条例》规定的化妆品定义,从产品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化妆品。使用目的超出清洁、保护、美化和修饰的,如减肥、抑菌等;使用方法超出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的,如口服、注射等;施用部位非人体表面的,如皮下等,均不属于化妆品。

Q4:

如何区分化妆品、药品和医疗美容?

化妆品是供大众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涂抹到人体表面起到改善、防护、美化和修饰作用的产品,产品作用效果较为温和,符合化妆品相关法规规范要求,安全性较高,适合消费者日常使用。一般来说,化妆品要求在正常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并且药品不仅可以外用给药,还可以内服或注射等。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化妆品和药品概念的混淆,我国和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在法规层面均不存在“药妆品”的概念。部分国家的药品或医药部外品类别中,有些产品同时具有化妆品的使用目的,但这类产品应符合药品或医药部外品的监管法规要求,不存在单纯依照化妆品管理的“药妆品”。在我国,《条例》中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三条有规定: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中和化妆品标签上禁止有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因此,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和再塑。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必须由具有职业资格的人员,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因此医疗美容和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有本质不同,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区别。

几类易混淆的产品

01

美容针

使用方法为注射,使用部位不是皮肤表面,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02

食用美容胶囊

使用方法为口服,使用部位不是皮肤表面,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03

花露水

若花露水使用目的为芳香、清凉等则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若宣称杀菌、驱蚊等则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04

其他产品

例如洗手液、精油等,若产品宣称超出化妆品定义范畴,则不属于化妆品。

+1
2876
阅读 4835